听新闻
放大镜
努力展现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专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
2019-05-21 17:01:0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9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共12卷,300多万字,分专题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阐明这一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及其伟大意义。为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进一步了解这套丛书的出版背景、基本框架、主要特点,本报记者专访了丛书的总策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

  记者: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请您介绍一下它的出版背景。

  赵剑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环节,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外交工作等领域,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刻苦钻研、科学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赋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崇高使命与责任担当。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坚强阵地和哲学社会科学出版重镇,出版学习、研究和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优秀理论成果是首要职责和头等任务。早在2015年底,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就策划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习丛书》的编写和出版工作。

  2016年7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将这套丛书的研究与撰写,确立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专项工程项目,成为专项工程中唯一跨学科、多视角、全领域的研究课题,涉及12个研究方向,我们相应成立了12个子课题组。

  2017年10月,课题组完成了第一批书稿。党的十九大之后,课题组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中宣部的审读意见,对书稿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最终将项目确立为12卷本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的主要特点。

  赵剑英:这套丛书注重在理论的深化和转化上下功夫,力求把政治话语转化为学术话语,对于引导党员干部群众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有三个特点。

  一是系统性。丛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跨学科、多视角、全领域的阐释,除军事国防领域外,几乎涉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方面。同时对每一具体领域的研究也注重完整性和系统性。

  二是准确性。丛书撰写体现了很高的政治站位,体现了科学、严谨、扎实的学风,特别注重读原著、悟原理,力争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准确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在撰写过程中,课题组近一百位专家学者系统深入地学习了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历史时期发表的重要讲话和著作,深入研究、精心写作,召开了几十次的理论研讨会、专家审稿会,对书稿进行多次修改。

  三是学理性。从内容上来看,丛书结合不同学科视野深刻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主题主线、主要观点和核心要义,阐明了这一重要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作出的中国的原创性贡献,揭示了这一重要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努力从总体上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和内在逻辑;从语言上来看,丛书注重专业表达,力求把政治语言转化为学术语言和大众语言。

  记者:这套丛书分12个专题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主要观点,请您概括性介绍一下。

  赵剑英:《开辟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境界》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结了当代中国重大现实问题科学解决的哲学思考、当今时代发展大趋势的哲学概括和人民大众实践探索的哲学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新境界。

  《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总体布局为基本逻辑线索。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 阐述、概括和精炼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学理基础、逻辑主线及方法论,是党和国家发展理念的与时俱进,是中国发展理念的又一次重大提升,是指引我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发展实践的行动指南。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认识,分析新时期我国经济运行的特点,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成果。

  《全面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中国》从不同角度全面和系统地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重要论述的内容、体系和特征,详细地分析了总书记关于法治的理论逻辑和特点,包括治国方略论、人民主体论、宪法权威论、良法善治论、依法治权论、保障人权论、公平公正论、系统工程论、党法关系论方面的特征。

  《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分别以“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开展文明交流互鉴”为题,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问题的重要论述展开解读和阐释。

  《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历史使命》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艺问题的系列重要讲话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和概括了总书记有关文艺问题的重要论述、核心观点、基本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系统地研究和阐释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建设思想,梳理、探析和阐发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理认知、科学体系、逻辑主线以及方法论、认识观和实践性。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从九个方面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整体呈现了总书记对农业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的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研究》将习近平外交思想表述为:一个基本判断、两个战略目标、三个工作抓手。一个基本判断就是坚持和平发展时代主题的基本判断不动摇;两个战略目标分别是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工作抓手分别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贡献人类共同价值。

  《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历史观》从长时段、多层面、多角度揭示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历史思考,梳理其框架结构,归纳其理论特色,分析其具体内涵,探讨其内在脉络,总结其核心要义。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本着忠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的原则,系统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重大思想理论观点。

  记者:从读者需求角度出发,您认为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应该如何学习这套丛书?

  赵剑英:我们的纪检监察干部承担着维护党章、党规、党纪的重要职责,应该对党的纪律及国家的法律知识熟悉和精通。要想达到“内外兼修”,既要做好纪检监察机关的自身建设,增强内部的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又要做好外部监督,及时发现问题;不仅在构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上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还应在依纪依法执纪审查中发挥捍卫和表率作用。尤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背景下,各级纪检监察干部要把这套丛书作为武装头脑的生动教材,要潜心研读这套丛书,把握精神实质,真正学通弄懂;要系统深入学习这套丛书,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

  具体而言,还要结合我们纪检监察工作理论与实践,增强针对性学习,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对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地位作用、方针原则、形势任务、内涵思路、制度机制、方式方法、路径举措、基本规律等进行了系统归纳和理论概括。《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四个伟大”中的决定性作用,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基本内涵、实践特色、政治品格、科学方法论等多个维度,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进行了全面深入研究。《全面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中国》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的重要论述在法律制度和法治实践中的应用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着重阐述了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的重要论述指导下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几个重要特点的认识。全面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的重要论述对法治实践的指导作用。因此,有必要让这些书成为我们纪检监察干部的必备丛书。(本报记者 王霞 张树军)

  编辑:孙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