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领会和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由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办、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分中心承办的“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研讨会”第三场于3月31日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深化对理论自信的哲学理解
韩庆祥 中央党校校委委员、中央党校副教育长、一级教授
理论自信是一种本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身具有优质的基因和本性。它注重从客观实际出发,立足中国国情,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不浮躁;它倡导“一元主导”,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原则,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改旗;它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有可持续性,不摇摆;它注重自主创新,具有动力作用,不懈怠;它注重“定位—定标—定法”,使中国道路越来越宽广;它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平衡—治理”,把握规律性,具有根本性和战略性,不停留于表面;它注重抓住“主要矛盾—根本问题—工作重点”,具有哲学智慧,不折腾。
理论自信是一种认识论。理论自信有客观基础,有些人在主观上缺乏理论自信的原因有很多:一是缺乏理论自我和理论主体性,对西方理论具有不同程度的依赖性和依附性;二是存在不正确的学习观,我们应该学习西方的先进管理经验、科学技术、理论研究的积极成果,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固体强筋,如果对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与现实问题缺乏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就容易“耕了西方地,荒了中国田”。
理论自信是一种辩证法。我们可以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看理论自信。一方面要用自信的眼光来看中国理论,不能一开始就用自卑的眼光、西方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理论;另一方面要用理论产生的实践效果,以经济发展的成就、转型升级的活力来增强我们的自信,这两方面是相互作用的。坚持理论自信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能狂妄自大。
理论自信是一种历史观。理论自信有一个“从理论被动性”向“理论主动性”飞跃的历史进程。即由理论的外来性向理论的内生性转变,由理论的依附性向理论的自主性、引领性转变,由理论的辩护性向理论的主体性转变。
理论自信是一种价值观。今天我们强调坚定理论自信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既能坚持我们的心理防线、精神防线和思想防线,也能赢得理论上的主动,提升国际话语权。
正确理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内涵
朱继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教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只能是、必须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其底色必须是中国红,必须坚决反对复古、西化等错误思潮或倾向。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可以揭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流形态、现实形态、发展形态,它们分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伟大实践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包括文化自信在内的“四个自信”是各有侧重、互不替代的统一整体。文化自信绝不是对前三个自信的取代,更不是对前三个自信的颠覆。它不仅是前三个自信合乎逻辑的延伸,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日臻完善的必然结果,这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应有的政治清醒和政治坚定。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关系,而是国家意识形态和它的文化资源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只能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绝不是并列关系,只有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才能真正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光大。
正确认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在文化体制改革中认清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具有意识形态和产品的双重属性,指出那些忽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的错误言行的巨大危害性,突出强调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效统一”。
要把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出去作为重要着力点,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基础上,敢于和善于推动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走出去。不仅要让全世界学习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要让全世界学习和认同中国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真正整体走向世界。
对传统幸福观的弘扬与超越
江畅 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
习近平幸福观,是对中国古典幸福观的弘扬和超越,是一种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古老的中华民族原本是一个崇尚幸福的民族,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尧舜禹时代幸福观念即已萌生,并成为中国人最古老的文化基因。中国传统幸福观是以“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为核心内容、追求个人生活完善的幸福观,它认为福祸由善恶所致,是福是祸主要取决于个人自己,主张求福以避祸。然而,在两千多年的宗法皇权主义时代,幸福观念淡出了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一文化基因因为宗法皇权专制统治而发生了变异。
在我国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弘扬传统幸福观特别是“五福”观念,修复和激活古典幸福观念这一中华文化传统古老基因的基础上,根据全球化时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践的需要构建了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观。
这是一种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为目标,以个人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生态全面改善为主旨,以解决新时代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使命,以各国文明为借鉴、着眼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幸福观。习近平幸福观既弘扬了以追求个人完善为目标的优秀传统幸福观,又在幸福主体、幸福内容、实现幸福的途径等有关幸福的一系列问题上极大地丰富、发展和完善了传统幸福观,使中国幸福观实现了深刻变革和历史性跨越。
习近平幸福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中国人民从“强”起来走向“福”起来的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同时也是给世界各国人民走向幸福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充分体现了其宽广的世界视野、深厚的天下情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其内容极其丰富,意蕴十分深远。
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
刘从德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共同构筑了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中不断孕育和积淀而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早已深深浸润到中华民族的血脉和基因中。“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斗争和实践中培育出的伟大革命精神,蕴含着无私奉献、奋力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品格,始终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强大“底气”。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各种精神文化需求,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又不断扩大,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我们走出了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正是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使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能力有信心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危机与文化自信
秦宣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教授
当前,我们党之所以如此强调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除了我们党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外,根本原因是当代中国人缺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足够自信。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那么,这种不自信在这三个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之所以出现这种不自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近代以来,在中国现代化曲折进程中,中国文化遭遇一次又一次危机。在应对这种危机的过程中,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解构有余、建构不足。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自信,主要来自于自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构;对中国共产党创立的革命文化的不自信,主要来自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虚无主义和境外势力通过丑化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革命英雄而对革命文化的解构;当代中国人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某种不自信,主要来自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对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倡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解构。
当前,有两个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没能阻止近代中国的落后;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实力取得飞速进步的过程中,文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面向未来,要真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我们必须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努力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大胆进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大胆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中国经验进行科学解读,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深化文化体制的改革,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要妥善处理好“五大关系”
骆郁廷 武汉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主要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这就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普遍与特殊的关系、真理与价值的关系、传统与现实的关系、本土与外来的关系、先进与落后的关系。
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尤其是关于文化发展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尤其是文化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既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又有中国的实践升华,是两者的有机结合,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在的定位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化。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文化。既要反映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反映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和审美需求,是合规律性与合价值性的统一,能够为我们的前进提供科学依据,为我们的文化繁荣发展指引方向。
传统与现实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仅要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要推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适应时代要求,面向未来,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创造反映美好生活需要,具有新的表现形态的文艺作品、文艺精神。
本土与外来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体现中国社会实践的发展要求、中国人民的本质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但同时又是吸收借鉴外来的世界各国有益文化成果的开放包容的文化,能更好促进本土文化的发展。正所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先进与落后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这种先进性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精神需要,是一种比资本主义及其他各种落后文化更加具有先进性、优越性和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文化,它能够战胜一切腐朽的文化。
提升人民文化获得感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
谢守成 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时代文化建设问题。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要讲话中,“人民”一词贯彻始终。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文化发展方向,要在“给”上下功夫。以人民的感知和接受为前提去落实提升人民文化获得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历久弥新,在于始终倡导民本思想;党带领人民所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所以取得非凡成就,在于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以人民为向度,首先要解决“给谁”的问题,其次要解决“给什么”的问题,第三要解决“如何给”的问题。
坚持以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为文化建设标准,在“得”上下功夫。获得感强调实实在在的“得到”,既有看不见的精神生活满足,也有看得见的物质生活满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能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为标准。首先要引导人民的文化需求,使之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其次要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使之能够享受更加完备的社会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和更加丰富的社会文化产品;再次要保障人民的文化秩序,使之能够远离和抵制低俗、庸俗和媚俗。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当前中国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中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信息化、全球化的世态大格局下,中国需要文化自信回归和坚定,更需要构建具有时代内涵的文化自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文化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重点领域
王建国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华民族凝神聚气。当今时代国家核心竞争力中的文化因素越来越突出,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新时代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正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都需要以文化自信为支撑和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的定位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由此可见,文化自信中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的三块基石。
到底何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指什么样的传统?革命文化的精神实质是什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先进的标准是什么?这三者的关系该怎样处理?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继续探索和深入研究的重要命题。
今天我们的文化自信更多的还只是一种“应然”的追求,而不完全是实然状态。当前影响文化自信的因素很多,如文化自卑、文化自负、文化自闭等。在坚定文化自信的道路上,必须能够很好地解释社会存在,能够让人看到和相信美好的未来,必须能够推动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并规范人的行为,让人有所敬、有所畏。
(记者 周磊 张朋 实习生 李沁柯 通讯员 党波涛 徐福刚 常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