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请理解公众的公平焦虑
2018-09-07 10:12:00  来源:
  来源:检察日报

请理解公众的公平焦虑

曙明

  上月底,《北京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发布。方案指出,充分借鉴其他省份的经验,在部分高校探索开展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改革试点。综合评价录取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面试成绩、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俗称“四位一体”),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总成绩的60%。

  这几天,和一些未来几年家有考生的家长聊起这事儿,不少人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焦虑。焦虑的原因之一,是对政策有一定误解。方案公布之初,针对部分人的误读,北京市教委曾作出澄清:只有一小部分人通过“四位一体”的评价方式录取;绝大部分人,还是看高考成绩。

  但澄清并未完全消除人们的公平焦虑。“一小部分”究竟是多少,并不明确;即便现在明确,将来也有可能变化。改革对考生的冲击有多大,目前很难预测。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作为率先试点的省市,浙江省于2014年发布《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高校依据考生统一高考、高中学考和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按比例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俗称“三位一体”),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综合成绩的50%。从实施效果看,2017年,北大在浙江共录取200余人,“三位一体”65人,仅凭裸分进入北大的只有12人;清华在浙江共录取150人,“三位一体”105人,裸分录取的仅15人。而在2014年之前,清华、北大有70%至80%的名额都放在裸分里面进行招生。

  当然,不能用裸分进入北大、清华的人数少了来证明改革失败,我只是想用这样的数字说明改革对考生可能带来的冲击有多大;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弊端,用更全面的标准对考生作出评价,改革的初衷也不能说不好,不过,高考分数高就是高,低就是低,它是一个客观指标,而综合素质等指标主观评价色彩较浓,一旦标准出现偏差或者执行中走样,高考公平将受到损害。公众的焦虑,也正在于此。

  我想用两个最近的新闻,来佐证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第一个,前段时间,河南考生答题卡疑似被调包事件备受关注,调查结果证明系虚惊一场。作为事件的“副产品”,多名考生在大学自主招生过程中提交的论文涉嫌抄袭,进入公众视野。之后,包括新华社在内的多家媒体报道,全国多所高中的学生发表的论文涉嫌抄袭造假。想走高考自主招生“捷径”的大有人在,而走“捷径”需要一定人脉和财力支撑,非平头百姓子弟能走通。

  第二个新闻,是9月5日《中国青年报》刊登的《考上北大,然后呢》。报道讲述了一些从底层家庭考入名校的学生面临的种种不适:不会Word、Excel,险些挂掉计算机课;城市长大的舍友帮其选课,好心选了门“最容易拿高分”的“论语孟子故事”,期末考试就是默写《孟子》,却险些不及格,室友震惊又歉疚地说,“对不起,我以为你会背。我们都背过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们的接触范围、视野的有限,如果用“综合素质”评价,他们很可能落后于城市孩子。不过,如果我们不能得出城市孩子比他们更有资格读名校的结论,相关改革就应该审慎一些。

  “与1980年代、1990年代比,现在好的大学里来自农村的孩子越来越少。这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情。”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副教授王建勋的话,代表了不少人的担心。底层孩子上名校难,原因远不止于招生制度的改变,但“如果素质教育评价全面铺开,出身越差的学生,上的学校也会越差,而且这一趋势难以逆转”,却是人们的普遍担心。不难发现,综合素质的内容,与现阶段城市孩子的状况更相适应一些。

  说这些,决非反对高考改革,只是想提醒:任何改革,大到方向性改革,小到具体标准的变化,目的都只能是更好地实现公平,而不是相反。对有关部门来说,理解了公众的公平焦虑,也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编辑:孙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