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勤于读书,善于治学。他将自己的读书方法总结为“四字法”,即:宏、约、深、美。
宏,是指在读书科目、内容的选择上要博大宏伟,兼收并蓄,全面了解并掌握各门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融会贯通,从而打下广博而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蔡元培当过翰林,国学功底深厚,又曾到德国、法国留学,学贯中西,广泛研究文学、历史、哲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他曾把各种学术归纳为有形理学、无形理学及道学三大类而详加论列。
约,是指由博到约,精于一门。他认为一个人的生命与精力是有限的,打好基础后,要注重从茫茫书海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书去读去学。否则精力分散,一事无成。蔡元培博学各科而“约”于教育。他广泛搜集、阅读各种教育书刊,研究各国教育制度和学校课程,以推动当时中国的教育改革。
深,是指精通、发展、创造。是在“约”的前提下重点突破,究本穷源,有所发现。在推进教育改革的实践中,蔡元培提出在学校应实行国民教育(体育)、实利主义教育(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协调发展的方针。这“五育”,包含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思想,表达了他关于青少年教育的最高理想。
美,是指一种最高精神境界。在读书治学中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才能步入这一理想境界,从而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使人变得高尚。1917年,年过半百的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他提出了“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主张,聘请陈独秀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让李大钊、鲁迅等一批具有新文化、新思想的代表人物进入北大任教,使北大成为当时社会新思想的摇篮,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
正是因为“宏、约、深、美”的“四字”读书法,让蔡元培的个人思想、道德、文章与事业逐渐进入“美”的境界,奠定了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也为我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