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江苏省泗洪县陈圩乡的大王庄,抗日战争时期是淮北区党委、淮北行政公署和新四军四师司令部所在地,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集党政军一体化的办公场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陈毅、彭雪枫、刘瑞龙、张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工作、生活、指挥战斗,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同时,军政领导率先垂范,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延安精神,留下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新四井
在抗日根据地建设中,新四军四师与淮北人民水乳交融、情同手足、亲密无间。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等,带领根据地人民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兴办学校……当时村民吃水困难,要到距离村子很远的地方挑水。彭雪枫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即带领四师官兵准备为村民挖一口井。彭雪枫与战士们同挖土、同拉绳……在他的率领下,泉眼终于挖通,大王庄人民从此吃上了甘甜的井水。为颂扬彭雪枫与新四军的掘井利民之德,大王庄人民将此井命名为“新四井”,以志永世不忘。
扶麦苗
1941年5月的一天清晨,彭雪枫出村散步,突然发现路边田野里倒了几行麦苗,上面还留下一串串马蹄印。彭雪枫立即喊来通信连的战士询问。原来是头天傍晚,几名通信连战士在沿路遛马时,有个战士牵马不小心,导致马踩坏了路旁田里的青苗。彭雪枫向战士们讲述了农民辛苦种庄稼、收获来之不易的道理,并对赶来认错的连长进行了严肃批评。随后,他弯下腰,和大家一起小心翼翼地将倒伏的麦苗一棵棵扶起,并用土培实。不久后,在一次官兵大会上,彭雪枫抓住这一典型事例,又对部队进行了一次爱民教育。
不穿特殊衣
1942年冬,新四军四师后勤部的同志关心彭雪枫的身体,特地为他做了件质量较好的大衣。所谓质量较好,其实就是里外是用细布做成的。制衣工人们出于对彭雪枫同志的敬爱之情,特意在大衣领子里面绣了“祝你健康”四个字。彭雪枫收到大衣立即皱起眉头,执意要把大衣退回去,并语重心长地告诫工作人员说:“领导干部必须带头艰苦朴素,以身作则,才能保持党的优良作风。”通过这件事情,彭雪枫还教育后勤部的同志:“不要只关心首长们的生活,而要多关心战士们的生活,这才是后勤干部应该具备的群众观念。”
同农民交朋友
时任中共淮北区党委副书记兼淮北行政公署主任的刘瑞龙群众观念极强,时时事事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刘瑞龙经常教导工作人员说:“建设巩固抗日根据地,第一位的任务是发动和组织群众为自己的利益进行斗争,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认真切实地实行政治经济的改革。”刘瑞龙注重调查研究,工作扎实,作风严谨,喜欢同农民交朋友。他和群众一起开调查会时总像拉家常,并且边谈边议边记,把小本子记得密密麻麻。因为他讲话没有半点官腔,语言通俗、生动、幽默,内容贴近农民生产生活,贴近群众利益,大家都喜欢听。在刘瑞龙的领导下,淮北行政公署在当地深入搞“三减”(减租、减息、减税)、“三抗”(抗租、抗息、抗税)工作,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由于亲民爱民,始终不脱离群众,党的各项工作都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补挑三担水
在修建“新四井”之前,由于水利不兴,大王庄群众吃水是个重大难题。彭雪枫和司令部的同志们商议,决定师领导每人每天要为群众挑三担水。这个制度施行后,时任新四军四师参谋长的张震因一次生病,“欠”了一天担水任务,他默默记在心里。待病情稍有好转,张震立即补挑了三担水。后来,张震“补挑三担水”的故事在大王庄广为流传。
(高学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