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甘祖昌的群众工作法
2018-09-07 10:15:00  来源: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甘祖昌(右一)在田间地头和农民们聊天。 (资料图片)

  甘祖昌从农民到将军,又从将军到农民,被称为“将军农民”。但无论当将军还是当农民,他始终坚持一心为公、关心百姓、不图安逸,用他高超的群众工作艺术,将群众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发动起来,一起干事,也干成了事。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实践中,甘祖昌以“为民爱民”之心扎根、劳作、奔波在群众中间,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积累了一套为民务实、科学有效的群众工作法,即“善倾听、重力行、信真理、要正直、勤奉献”,这是我党长期坚持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反映,是共产党人党性修养、能力水平和领导艺术的综合表征。进入新时代,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十分重要,甘祖昌独特有效的群众工作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善沟通,以理服人

  甘祖昌之所以能够主动践行群众路线,与他思想中公仆情怀紧密相连。他深知党员干部对待群众的观点和态度决定了干群能否同心协力。

  在甘祖昌看来,共产党人要干革命,就要树立群众观点。早在建设新疆时期,甘祖昌的群众工作思想就已经开始萌芽。他在革命的大风暴中成长,虽后来官至省军级,但他深深懂得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经常到一线了解民情,关心百姓的生产生活。新疆剿匪战斗中,宁愿自己不吃,也不让被解救出来的牧民挨饿,深受牧民群众爱戴。

  “要挑老红军的担子,不能摆老干部的架子。”这是甘祖昌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1957年回到江西老家,甘祖昌立马投入了建设家乡的劳动,在劳动中干劲最大,休息最少,抽的是旱烟,根本不像一个将军。乡亲们关切地说:“甘将军,过去你为革命吃了那么多苦,现在身体又不好,就不要和我们一样干,在一旁指点就行啦。”甘祖昌笑着说:“我是回来种田的,不是当官做老爷,怎能不劳动?”

  慢慢地,不摆官架子、没有官僚习气的甘祖昌很快赢得了群众的信赖,乡亲们有困难、有意见、有建议第一时间想到他,要和他沟通。甘祖昌经常号召乡亲们大胆发言、提意见,一次次批评与自我批评中、一场场总结大会上,他为大家摆事实、说道理、谈利弊,让群众心服口服,让有利于群众、生产的建议深入人心。

  重力行,率先垂范

  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对群众的影响是巨大的。在甘祖昌心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是共产党员的本分。只有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工作才算做到了家。

  甘祖昌一踏上故乡的土地,就下定决心:“只要我的心脏还能跳动,我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一定为建设一个幸福的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到家后,他亲自动手打扫房屋,安置床铺。第四天天还没有亮,他就提起畚箕到村前村后拾粪。这一年的三个多月中,他拣了3万多斤粪,全部送给了农业社。他说:“我的身体不行,不能帮社里做什么事,拣点粪尽尽义务吧!”

  为了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甘祖昌身先士卒、身体力行向自然开战,像当年打仗一样豁出命来干。沿背村是个山穷土瘦的地方,全村三分之一的土地是冷浆田,产量低。甘祖昌带领农民详细察看了冷浆田,开了几十次的调查会,终于找到了改造冷浆田的途径。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连续奋战5个冬春,改造了冷浆田,使亩产量提高两倍以上。

  “冷田”焕“新颜”,改造工作之所以能够一路高歌猛进,关键就在于甘祖昌身体力行,动员群众的工作做得好,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尊重,吸引了群众自觉加入到行动的队伍中来建设家乡。

  信真理,因地制宜

  甘祖昌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他大胆接受新事物,精心研究各种新品种耕作培育方法,不断学习积累农林水利建设知识,促进家乡发展。

  战天斗地,其乐无穷。甘祖昌回家乡以后,一直留心观察四周的红土山冈。此前曾有人开发这些山冈,但是都失败了。下大雨,山水就夹着泥沙冲下来;天一旱,红土被晒得像一块铜,刨都刨不动。他想:时代变了,这些红土山也应该出头露面了。于是,他选了屋后一座乱坟山,搞起改造红壤土的试验。有些好心的人来劝他:“你这么大年纪了,何必费这个心思,费这个劲,红土上是长不出东西来的。”他没有动摇。一天,报纸上刊登了一篇关于改造红壤土的文章,甘祖昌仔细地把这篇文章看了五遍,他的想法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红壤土不长庄稼的主要原因,是这种土质缺乏有机肥料,只要下足有机肥料,土质就会逐步发生变化。经过三年苦战,他不仅开出了四亩多地,还在这块地上种了15种果树和各种瓜果蔬菜。

  1968年冬,建筑工程师刘乃基从西藏回来。甘祖昌知道消息后,立刻找来有关人员,建议安排他专门负责全公社的桥梁建筑。甘祖昌又找刘乃基本人谈话,鼓励他为家乡的建设出力。

  从1969年开始,甘祖昌和刘乃基冒严寒,顶酷暑,为全社的建桥事业奔忙。修沿背大桥时,上级拨款7万元,刘乃基精打细算,只用了不到3万元。修水库的日子里,甘祖昌每天都卷起袖子、裤腿,带领群众劳动。短短3年时间里,修建了12座大小桥梁,改善了全公社的交通条件。

  水库刚建成,甘祖昌又和原县水利局的技术员王新安研究建发电站。王新安技术水平高,有经验,就是家庭出身不好,没人敢找他。但甘祖昌力排众议,鼓励他刻苦钻研,并派懂技术的党员干部与他一道外出参观学习。回来后,只用一个月时间,就将发电机组安装完成。不久社员家里就装了电灯,彻底结束了点煤油灯的历史。

  1972年,甘祖昌又着手在生产队搞农业科学试验小组。接着,又创建公社农科所。农科所在甘祖昌带领下,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白手起家,一边实验,一边推广,使当地粮食亩产由300多公斤提高到700多公斤。

  要正直,襟怀坦白

  甘祖昌恪守共产党员的誓言,把自己的奋斗和党的事业,国家的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甘祖昌回到农村后,全家一直过着节俭的生活。当时甘祖昌每月工资330元,但生活上十分节俭。他给自己立下规矩,不吃超过一元钱一斤的食物,不穿超过一元钱一尺布的衣服。他养猪种菜,连抽的烟都自己种,却把工资收入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用于建学校、救济贫困户等。上级在生活上要按有关规定照顾他,他一一拒绝。省民政厅几次要为他在县城盖房子,都被他婉言谢绝,自己花钱在村里盖了几间简朴的农舍。衣服破了就补,补好再穿,实在不能补了就拿去做鞋底。群众称他是:一身补丁打赤脚,一根烟斗没有嘴,白罗布手巾肩上搭,走路笔挺快如风。

  甘祖昌党性强、作风正,还体现在对子女要求严格上,不许他们有任何特殊。1950年,大儿子甘锦荣从莲花老家前往新疆,要求父亲供他上学或安排一个较轻松的工作。甘祖昌对儿子说:“你已经20多岁了,读书超过了年龄,现在工厂需要锻工,你就去学打铁吧!”甘锦荣做了半年锻工,身体实在吃不消,又去农六师学开拖拉机。

  1972年冬,大女儿平荣在吉安卫校学习,听说部队来招女兵,她正好符合条件,便写信回家要求父亲为她说话,照顾她入伍当兵,没想到,甘祖昌回答她的是一顿严肃批评。后来因为她品学兼优,经过学校组织推荐,部队批准而入伍。几个月后,平荣勤学苦练,射击成绩优异,被选送参加全军射击表演,甘祖昌才放了心。

  乐奉献,为民谋利

  共产党人的位置,只能是公仆。这是落实理想信念的岗位、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是施展才华、造福人民的平台。甘祖昌作为一名老党员,始终怀着为民的赤诚之心。

  有个十分感人的细节:农村刚建起小水电站时,只能供部分社员家庭照明。队干部对甘祖昌说:“建电站你出了大力,先给你家安上电灯吧!”甘祖昌没有同意。后来,电站换了更大功率的发电机,但由于电线不够,还有少数村民的家里一时用不上电。这次,电线拉到了甘祖昌的家门口,他又辞谢说:“等全大队社员家家户户都有了电灯,再来我家安装也不迟。”不久,电线买齐了。为了节约用电,村民决定家庭照明只安装15瓦的灯泡。电工考虑到甘祖昌年纪大、眼力差,准备给他安大一点的灯泡,甘祖昌不愿特殊化,坚持只装了小灯泡。甘祖昌说:“我是普通农民,不是特殊社员。受党的教育时间长,更要自觉遵守纪律。”

  为了老区人民的富裕幸福,甘祖昌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正如他自己所说:“这样好的人民值得我们为他们的翻身解放流血,更值得我们为他们的幸福流汗,为了他们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他把乡亲们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哪个乡亲有难处,哪里就有甘祖昌,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叶继辉 巫坚)

  编辑:孙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