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不带江南一寸绵
2018-09-17 15:30:00  来源: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明朝清官、苏州知府况钟曾作《拒礼诗》云:“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绵。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泪注如泉。”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况钟一身清正廉明的优秀品德。

  据《明史况钟传》记载:况钟为政“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上任苏州知府以后,况钟在巡抚周忱的支持下,竭力减轻百姓的赋税,并在苏州府所属七县广设济农仓和义役仓,建立起了粮食储备制度。当年郑和船队第七次下西洋,庞大的船队停泊在太仓刘家港,船上三万余人需要苏州当地粮食供给。他没有将压力转嫁给老百姓,“以济农米廪食之,民不知费”,况钟因此受到了苏州百姓深深的热爱。

  按明朝官吏制度,知府三年一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已经任满九年的况钟需要赴京朝见皇帝,然后根据通考结果再视升迁。前两次况钟离苏时,由于苏州市民“士耆民庶咸候上道,且控舆卧辙”,屡次联名上书请奏, 并作歌谣“况太守,民父母。众怀思,因去后。愿复来,养田叟”。传遍苏州大街小巷,最后况钟遵旨回到苏州复任。

  苏州有俗语“一、二不过三”,意思是一样的事情不会发生三次。此次况钟第三次离任赴京,所有人都认为他将会高升,不会再回苏州了。许多官员出于尊重和祝贺送来了金银财礼,而百姓们更是牵羊挑酒,依依送别。在明朝,官员的俸禄并不高,如官至正二品的六部尚书全年的俸银只有区区150多两,他们奢华生活的主要来源要靠地方官员的馈赠。因此明朝地方官进京朝见,一般都要带上名产土仪,遍送朝廷中的达官贵人,这成为了明朝官场的一种惯例。当时流行的一首歌谣:“知县是扫帚,太守是畚斗,布政是驻袋口,都将去京里抖。”

  面对礼物,况钟只能反复解释,一一婉拒,并写下了这首《拒礼诗》,向大家表明自己的态度。由于苏州府士民张翰等一万三千人再次联名向直隶巡抚按察使上书,恳请转奏朝廷,乞求况钟连任。最后朝廷下旨:“既有军民人等保留,着复任,吏部奏升正三品,署知府事。”次年正月,又降圣旨:“升按察使正三品职俸,署苏州府事。”这是自明朝开国以来七十余年从没有的规格和礼遇。况钟返苏时,百姓无不欢欣鼓舞,相迎者“不远数百里之遥”。

  况钟不仅律己清严,对孩子和家庭更是要求勤谨廉洁。他在《示诸子诗》中说,他自己“虽无经济才,沿守清白节”。告诫孩子们“非财不可取,勤俭用无竭”。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况钟之子况宁(字定观)来苏省亲,“留侍未久,受命辄归”,返乡时,同样不许带一丝一缕。当地有诗赞云:“行李全无金半寸,诗囊惟有字千行。故乡有问尊翁事,为说忧民两鬓霜。”(朱勤农)

  编辑:孙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