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郝雨(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总揽全局、视野宽阔、内涵丰富、思想精深,科学总结了我们党领导文艺的历史经验和实践探索,深刻有力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面临的一系列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的重大创新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长足发展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从今天起,本版开辟“新时代新创作新文论”栏目,围绕当前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评述与阐发,开展探讨与交流,敬请关注。
“文学是人学。”文学关心人,关怀人的命运和处境,从根本上说,就是关怀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命运。今天的“人”,不仅同“类”,而且同“村”。所以,文学在关怀单个人的时候,归根结底是在关怀整个人类。现今世界,高科技把所有人不分民族、不分肤色、不分区域地都“互联”到一起,人类的命运也就更加密切地融为一体。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使得“文学是人学”的命题更加深刻和丰富,成为新时代文学创作的重要指导方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在当今世界联系日益紧密、文化格局日益关联的条件下,和平与发展、合作与共赢日益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但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因素也在增加,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需要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应对挑战。着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意味着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面高扬的旗帜,引领着新的发展方向。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强烈的天下情怀和理论主张,是孕育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基石。《尚书尧典》记载:“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这是说国家之间应该和谐相处。《周易》认为:“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这里明确勾画出万国安定团结、百姓安居乐业的理想图景。《礼记》认为圣人乃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吕氏春秋》认为“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并逐步形成“天下为公”“是谓大同”的观念。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追求“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力图建构起一个人人各得其所、共享发展、友好相处的美好社会。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来观照文学创作,有助于重新认识和研究世界文学的内在发展规律,深入分析和解读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精神内核。这可以在更加开阔的视野上发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渊源,同时推进文学创作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上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运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来开展文学创作,可以让作品具有更饱满的人性价值和更深邃的思想价值。
世界文学经典实际上都曾经历史性地参与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在西方,古希腊文学中“人本意识”的觉醒,表现为开始认识自我,表现为以人为中心观察世界。斯芬克斯之谜寓意无穷,深藏着“认识你自己”的哲学意蕴,反映出古希腊人对“人”的思考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巴尔扎克深刻地批判了现代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扭曲,探索着现代文明的走向,他的小说对人类前途和命运有着深切的关注。庞大而又奇特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的人情世俗,揭示了人被物化的历史悲剧。20世纪的现代派文学在西方的流行,则体现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荒诞和社会对人的压迫。“五四”新文化运动呼唤重视人的价值,鲁迅创作的重心就是主张“立人为本”。进入新世纪,刘慈欣在科幻小说《三体》中进行大胆的设想:当更高级的三体文明碾压人类文明时,人类文明将如何生存?刘慈欣痴迷于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自始至终都贯穿了对人类命运的深切思考。
中外文学史上经典作品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建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所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今天优秀文学作品创作生产,尤其是实现国际化传播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文学在人类不同形态的文明沟通过程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蕴含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学作品,可以让世界上不同民族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加强沟通与交流,强化对人类共同问题的理解与认识。若要创造世界文明的新我,必须沟通世界各大文明体系的历史与现实,形成相互对话、共同进步的状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来指导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可以更好地引领我们走出近百年来西方话语体系垄断的陷阱,建立不同文明发展道路与个性特征的自主解释话语体系,走出一条新时代世界文学共同发展的历史之路。
经济全球化促使人们对传统的国家文化观进行反思,并发现如果过度局限于国家本位、民族本位、文化本位,可能不利于文明的长足进步。全球化生活方式使地球日益成为一个村落,各民族各国家相互依存、利益攸关。在这种情形下,不同国家的文学创作日益呈现出对全球化时代人类生活方式、命运经历的叩问。一些富有前瞻意识的作家已经意识到,一个国家的文化观念如果出现问题,则文化矛盾、文明冲突将可能波及其邻国、他国,并最终呈现为文明冲突的频繁爆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和前提之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就必然成为新时代文学创作与发展的精神支柱。而这样的文学理论实践反映出各个民族、国家、地区的文学基本立场、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表达了全人类共同的信仰、信念、理想和追求。
当代的文学创作既要在世界格局中寻找共通的价值理念,继承和弘扬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又要在未来新世界的建构中生发出更为积极的意义,其价值基石需要立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和方向,并且在创作实践中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文本中,以切实可感的作品塑造道德信仰、锻造社会品格。
当代的文学创作需要延续一个重要的历史使命,就是以艺术的方式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作家应该关注社会变迁和时代进程,胸怀整个世界,要有足够的文化自信,站在全人类的高度进行文学创作。
中国文学的创作目标和历史使命,首先体现为书写中国现实,为时代立传。今天我们进入的新时代,是一个大时代。今天的文学,就应该大力书写新时代的中国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这就要求我们的作家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理念。以人民为中心,书写中国现实,具体表现为书写中国人的喜怒哀乐,讲述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中国故事。
新时代的中国文学,还要有世界眼光,关心人类命运,向人类文化经典看齐。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一体化的经济、相互交错的文化融合与沟通交流,使人类进入了真正的共同体时代。新媒体时代,一切都被改变。整个社会生活方式在一步步摈弃传统模式和样态,万物互联,一切皆媒。人们的阅读方式和接受习惯全都在发生改变。所以要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大力推进立体化传播。
文学创作要始终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思潮的侵袭,让作品有筋骨、有灵魂。文学艺术当然需要表现个人生活和精神状态,当然可以抒发个人情绪,但不能让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成为脱离社会、脱离现实的纯粹肉体的人,不能成为世俗欲望和物质享乐的人,更不能成为低俗、庸俗、媚俗的代言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追求,让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同时直面当下中国人民的生存现实,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展现特殊的诗情和意境。这里强调的“特殊的诗情和意境”,正是新时代文学创作需要研究和总结的普遍规律,也是新时代文学需要追求的艺术境界。
而要真正创作出有“特殊诗情和意境”的作品,就要寻找到最匹配、最有效的艺术手法。借鉴古今中外前人的宝贵艺术经验和理论资源当然不可或缺,但更为根本的还要有新时代的独特原创。文学创作的本质就是创造,而创造的意义不仅是艺术内容的创造,同时也包括表现形式和技巧手法的创造。尤其在新媒体智能化的媒介生态环境中,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情境,同时也改变了思维方式和心理情境。对于文学艺术的接受习惯和期望,当下正在进行着全新的变革。这意味着文学艺术的探索应该是全方位的,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